狗狗不可以用哪些抗生素?
首先我们得知道,抗生素和抑菌药、消炎药的定义是不同的! 抗菌药物(Antibiotics),是指能够抑制细菌细胞生长或杀死细菌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和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化合物(如青霉素)两大类。而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制剂称为杀菌剂而非抗菌药物,例如杀虫剂、杀真菌药剂等。 在临床上,通常所说的“抗生素”特指狭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即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及其衍生物。这类药物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疾病治疗的面貌,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许多曾经无药可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抗菌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菌药物和半合成抗菌药物;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又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杀菌剂及革兰氏阴性菌杀菌剂、抗结核分枝杆菌剂、抗真菌剂4大类16个分子类别,每个类别又包括若干品种[5]。 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以及氯霉素类等几类药物。其中,β-内酰胺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 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是人用抗菌药物的低剂量或非处方药,还有兽用抗菌药和抗菌增效剂等兽药产品。 目前,国内外对动物使用人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仍有不少滥用现象存在。
2019年3月发布的《中国动物用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上市的878种兽药产品中,有610种为抗菌类药物。其中,兽用抗菌药占全部兽药品种的59.1%,其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兽用抗菌药物分别为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 。 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长的同时,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部分地区兽用抗菌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也相当普遍,这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影响国际贸易[3]。因此,建立合理规范化的兽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