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包虫病什么症状?
犬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犬是猪囊尾蚴的终末宿主,而虫卵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及食物而感染猪等中间宿主。当食入含幼虫期的囊尾蚴后,在猪体内发育为成虫,虫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肌肉组织,形成囊尾蜘;犬吞食含有囊尾蚴的肉类而感染,虫体的头节侵入肌膜内,发育成为猪囊尾蚴;虫体在犬体内不断增长发育成熟时,囊壁破碎,内含物逐渐被消化分解,最后剩下外膜和头节,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存活约3个月后可再次感染宿主或作为虫卵孵化成幼虫而致病。 犬的囊虫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脏、肾脏、肺脏等部位。囊尾蚴可寄生于各种组织的任何部位,以肌肉中最为常见,如颈部、肩部、大腿部、骨盆部等处肌肉最常见,其次有眼肌,心肌也可发生囊尾蚴病变,有时还可在淋巴结、脑、脊髓、脾脏、胆囊、胃肠道等部位发现囊尾蚴,偶见于骨和关节软骨。囊尾蚴通常呈卵圆形,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7毫米、宽约1.5~4毫米,无色透明,囊壁较厚,由上皮层、纤维层和外膜三层组成,并充满由头节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残体和消化酶。囊尾蚴头部较小,中央有一小点状核区,周围是一圈短棒状的亚核区;尾部较长,末端钝圆。头节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小体,直径约为0.8微米~1.6微米,主要由外膜构成的鞘膜和头节内的核及核周质构成,其上分布有放射状排列的纤毛和许多小窝,并有神经分泌颗粒存在。囊尾蚴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死亡现象,囊腔内充满液体而变成脓肿样囊泡。
囊尾蚴寄生在不同的器官会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囊尾蚴在肌肉中的大量生长繁殖可导致局部肌肉的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使整块肌肉萎缩,影响动物的行走能力。囊尾蚴寄生在人体肺部可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由于囊尾蚴能破坏胆管造成阻塞,所以常引起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等症状。另外,由于囊虫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如慢性肉芽肿病(俗称囊虫病)。这些都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使宿主容易受到其他病原微生物侵袭。因此,及时有效地杀灭体内的囊尾蚴是十分必要的。
诊断可根据可疑动物粪便检查发现有虫卵或幼虫;肠粘膜检查发现有虫体;血液检查发现抗体升高;肝、肾或皮下肿块切片检查发现囊尾蚴;脑脊液、胸腔积液或腹腔穿刺液中有囊液存在均可诊断为本病。确诊需进行囊虫培养及纯化试验。
目前治疗犬囊尾蚴病尚无理想药物,常用吡喹酮、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