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宠物医生要多高智商?
看了很多回答,也看到了很多人的想法:养宠治病必须去宠物医院、宠物医生多么暴利等等言论。 作为一个执业兽医,其实很想跟大家谈一下我们的苦楚。 因为动物不会说话,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听主人描述病情,做出诊断,这往往会造成误诊;即使做了检查,结果也不一定能完全反应出症状。 而人不同,人会说,你能看见他的痛苦,能观察到他的表情动作,一句不舒服可能意味着无数种疾病的可能,而一种疾病又可能有各种各样不舒服的表现。 人类医学发展几千年,各种检查仪器、药物、技术的发展让大多数疾病都能得到准确判断并及时治疗;而宠物医疗发展不过二十年,很多检查和诊疗手段还不够成熟,医生只能根据经验、理论结合主人的叙述来诊断,再配合有限的检查手段来制定治疗方案。 很多时候,宠物病情变化很快,晚几分钟治疗可能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那些看起来不是很明显的症状也许正是严重疾病的先兆。
为了将误差降到最低,我们会反复询问病史、观察体征、检查身体、观察精神状态、把脉等,尽量全方位了解病患的情况。 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常常会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因为人的主观陈述常常会掩盖一些细节,而一些细节往往会误导整个诊疗过程。 我见过很多次,主人说狗狗没有食欲,而实际上只是不喜欢某样东西;说呕吐,其实是吃错了东西;说是拉稀,实际上是吃的太多……而这些失误,往往是致命的。
如果第一次诊疗出现偏差,后续的诊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每一个诊疗环节都不能大意。 我们常常提醒新人在带猫猫狗狗看医生时要仔细观察,它们会不会咬人(很多动物并不讨厌不攻击人),是否害怕,以免出现意外。 有的狗见到人会吓得瑟瑟发抖,甚至不敢上厕所,此时如果主人报告说它在平时喜欢的地方呕吐或便便了,你会不会以为它是故意的? 而有的狗狗非常倔强,本来病得很重,看到主人抱着它来到陌生的环境,为了不让主人担心,它会强行进食、喝水,导致病情更加复杂。
所以啊,养宠治病一定要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