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
养鱼这么多年,每次看到鱼缸里出现小小的白色斑点时,总是有点担心害怕,生怕是鱼儿得病的征兆,于是赶紧换水,加药,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大多数时候,不过是我们多虑了,这些“白点点”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比如水质、温度突然变化引起;也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新出生的小鱼自带的“胎膜”没有完全脱落造成的。当然,也有些情况下,可能真的是鱼儿生病了……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种“白点点”的可能成因和解决办法。 注意!如果观察到鱼儿患有白点病(皮肤或粘膜上形成白色颗粒状斑点),立即停止换水和添加药物,以免刺激病鱼造成更大的伤害。
1. 新陈代谢的残留物 这是由于鱼体新陈代谢会产生一些残渣,这些残渣附着在鳞片上慢慢堆积而形成的。通常无大碍。清洗鱼体表面脏物即可。
2. 外界因素 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有可能是因为买回的新鱼身上带有“胎膜”,尚未脱落,而在鱼缸中相互摩擦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刚买的设备上面附着的油漆等污染物;还有可能是换新水时水温温差过大导致鱼儿受惊产生的分泌物等等。
① 尽量保持鱼缸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温度剧烈波动。换入新水前应缓慢过渡,尽量降低水温变化的幅度② 如果是新买回的鱼,可先单独饲养数日,待其适应后再混养。③ 如果发现鱼体表有黏液脱落并覆盖着一层细小的白沫,可用海绵或者刷子和清水轻轻刷洗,再用较厚的棉毛巾浸水后压至不滴水,轻轻擦试鱼体,反复多次至洗净为止④ 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引起的异常色素沉着,可选用不同剂型的驱虫药进行治疗。
3. 正常生理现象 当鱼体生长过快,体外颜色与生理状态不能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出现白色斑点,这种现象称为“淡色斑痕”。对于这类问题,一般无需处理,随着鱼体的发育完善,会慢慢消失。 但是!如果这些“白点点”是由细菌感染、寄生虫侵袭等原因造成的病变,则应及时治疗。否则,细菌或寄生虫大量繁殖,不仅会使鱼儿患病加重,还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健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