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

冀忻宇冀忻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养鱼这么多年,每次看到鱼缸里出现小小的白色斑点时,总是有点担心害怕,生怕是鱼儿得病的征兆,于是赶紧换水,加药,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大多数时候,不过是我们多虑了,这些“白点点”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比如水质、温度突然变化引起;也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新出生的小鱼自带的“胎膜”没有完全脱落造成的。当然,也有些情况下,可能真的是鱼儿生病了……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种“白点点”的可能成因和解决办法。 注意!如果观察到鱼儿患有白点病(皮肤或粘膜上形成白色颗粒状斑点),立即停止换水和添加药物,以免刺激病鱼造成更大的伤害。

1. 新陈代谢的残留物 这是由于鱼体新陈代谢会产生一些残渣,这些残渣附着在鳞片上慢慢堆积而形成的。通常无大碍。清洗鱼体表面脏物即可。

2. 外界因素 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有可能是因为买回的新鱼身上带有“胎膜”,尚未脱落,而在鱼缸中相互摩擦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刚买的设备上面附着的油漆等污染物;还有可能是换新水时水温温差过大导致鱼儿受惊产生的分泌物等等。

① 尽量保持鱼缸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温度剧烈波动。换入新水前应缓慢过渡,尽量降低水温变化的幅度② 如果是新买回的鱼,可先单独饲养数日,待其适应后再混养。③ 如果发现鱼体表有黏液脱落并覆盖着一层细小的白沫,可用海绵或者刷子和清水轻轻刷洗,再用较厚的棉毛巾浸水后压至不滴水,轻轻擦试鱼体,反复多次至洗净为止④ 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引起的异常色素沉着,可选用不同剂型的驱虫药进行治疗。

3. 正常生理现象 当鱼体生长过快,体外颜色与生理状态不能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出现白色斑点,这种现象称为“淡色斑痕”。对于这类问题,一般无需处理,随着鱼体的发育完善,会慢慢消失。 但是!如果这些“白点点”是由细菌感染、寄生虫侵袭等原因造成的病变,则应及时治疗。否则,细菌或寄生虫大量繁殖,不仅会使鱼儿患病加重,还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健康鱼。

余倩晖余倩晖优质答主

这种情况多数是得了白点病,这是由一种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这种原生动物可以在水里漂浮,遇到合适的寄主就能够寄生,病原体寄生到寄主的表皮或其它器官后,不断吸取寄主养分,繁殖一到两次就从寄主皮肤中钻出来。刚钻出来病原体在水里游动过程是不具有感染性,需要继续分裂繁殖变成具有感染性的包囊之后才能够重新进行感染,刚从寄主皮肤上出来的病原体如果未能及时找到新的寄主感染就会死去,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0分钟左右,所以想要治疗白点病就的利用这个过程。

治疗白点病的方法:

1、提升水温,病原体在水温25度以上就没有办法繁殖,所以提升水温到30度就能够防止感染而且又能缩短治疗的时间,对于不耐高温的品种可以提至25度。

2、加强光照,白点病在饲养水体恶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加强光照能够促进水体中氧气的增加,从而起到改善水体水质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白点病的爆发。

3、在杀虫药的选择上优先选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及螯合铜,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对于原生动物寄生虫和蠕虫都有不错的疗效,而螯合铜对于水生动物的表皮疾病以及原生动物寄生虫的都有比较好的疗效。由于治疗白点病需要重复用药,为了避免寄生虫产生抗性,可以在两种药交叉使用,在第三次的时候可以使用一次氯制剂来刺激水体,起到消毒杀菌的效力,一般治疗3次就能够治好。

注意事项:在患病治疗期间要停止投喂饲料,而且一定要一次把病原体杀绝,残存的寄生虫再次繁殖会比之前更加难以治疗。另外患有白点病的草鱼在治疗全愈之后一般生长速度会变慢,所以一般草鱼患有白点病之后就不建议治疗,直接捞出或者做病尸处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