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养狗对人有什么坏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家里养宠物确实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比如,有研究调查了美国1059名7~14岁的孩子的呼吸道疾病发作情况与家中宠物相关的影响,结果发现,家里有宠物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是18%,而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与RSV相关的住院率在没养宠物和养宠物的家庭之间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家中有宠物的儿童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却是未养宠物的儿童的2.3倍。不过,这一研究发现的“宠物致过敏”关系并不明确。 再比如,德国一项针对17~60岁人群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报告患有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等,而养宠物的人出现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要比不养宠物的人高得多,尤其是猫咪。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哮喘等,也可能与宠物有关。 尽管这些研究得出了宠物与人类健康不良关系的结论,但原因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不过,研究者认为,宠物可能通过呼吸、接触等方式向主人传播病原菌或者刺激主人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从而诱发疾病,或是由于养宠物容易导致卫生条件下降,进而增加疾病的患病风险。 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给出了相反的结果。 例如,来自意大利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期在《职业环境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分析了17个不同的国家,约500万名30~79岁的人群数据后发现,家庭中饲养宠物与降低癌症死亡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为0.93,相当于每100个癌症患者中有93个人因宠物而受益,且RR值无显著差异。 同样,澳大利亚一项涉及50余万只猫和4万多只狗的家庭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宠物与部分人类疾病死亡率的下降存在关联:宠物使主人患上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降低了20%,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了3%。
那么,为什么会有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之处呢?或许是因为不同人群对宠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一些人将宠物视为一种健康的伙伴,定期带它们进行疫苗注射并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它们的细菌群可能更接近于人类而非动物;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们可能会更频繁地接触到宠物及其粪便,因而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关于宠物与人类疾病的研究结果。 目前,对于宠物是否会直接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是否会引起相关传染病的问题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给出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