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弓形虫有预防的药吗?
弓形虫病(Coccidiosis)是由寄生虫——弓形虫(Coccidioides immitis,简称CO)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侵害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而致免疫损伤。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畜禽均可感染,但以哺乳动物和鸟类为主。 弓形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寄生虫,与蛔目异尖科有关,其中异尖菌就是海兽胃线虫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其生活史复杂,需经卵、幼虫、囊孢三个阶段才能发育成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 首先,当异尖科寄生虫的幼虫通过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可迁移到胃肠道壁的皱褶里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泻,随后虫体逐渐失去活性并逐渐被消化吸收液分解,虫体死亡,急性症状缓解;但是,胃肠内的细菌可以分解部分虫体,产生甲烷等气体,引起腹胀,同时未完全分解的虫体及其碎片可能会附着于肠粘膜表面,刺激肠道引起腹泻。
对于已经死亡的虫体及其残骸,机体会通过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最终排出体外。然而,如果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则可能导致慢性感染的发生,此时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但由于持续存在病原体,故体内不断消耗抗体,一旦免疫力下降,则病原体大量繁殖,进而出现上述典型临床症状。 在上述感染状态下,由于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因此需要服用抗酸药,结合驱虫治疗,以减轻胃肠道不适。常用的药物为阿苯达唑,此药对寄生虫感染有较好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疗程一般4~5天左右;还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注意休息,保持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并在阳光下暴晒杀菌。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禁用该药,婴幼儿也不宜服用;另外,该药对眼睛有一定毒性,服药期间应避免接触眼睛以免引发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