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弓形虫的猫怎么治疗吗?
弓形虫病是猫咪感染寄生虫的一种,俗称“眼球虫”、“眼屎虫”,是由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弓形虫引发的一种传染病。 虽然名字里有“虫”字,但弓形虫其实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与蛔目的吸虫和绦虫类似,都是人体重要的寄生虫类;而它所引起的疾病也叫做弓形虫病(简称弓虫病)。 弓形虫的形态就像一顶帽子,帽子的顶部有个圆形的“帽子盖”,下面有一个三角形“帽子底”,中间还有两条“帽檐”,成对称状分布,所以又称为“口缘体”。当它在细胞里繁殖时,会吞食细胞的内部结构,使细胞变得肿胀,进而引起各种症状。 全世界约有20%的人口患有弓形虫病,而我国大约有7亿人曾受其害,每年大约新增3000例病患,其中5%为先天性感染,40%为慢性患者,60%为隐性感染者。
1. 免疫抑制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弓形虫可以得到大量繁殖,从而发生多种临床症状。如果此时再受到其他病毒的攻击,则更易引起严重的后果。在免疫抑制阶段,应及时注射相关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
2. 免疫耐受时期 当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时,虽然可能不会彻底清除弓形虫,但不会使其进一步发展,通常不引起明显的症状,此时亦称“潜伏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一般不会出现“潜伏感染”现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可能出现短暂免疫耐受的时期,此时虽无症状出现,但体内已经存在弓形虫增殖,此时也应该及时清除体内的弓形虫,以免后患。
对于已经感染了弓形虫的患者来说,应尽快去医院就诊,通过血常规、生化全项以及病毒抗原检测等方式确定病情,然后遵医嘱用药,一般都能很快痊愈。如果诊断及时并且治疗得当,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或终身带菌。但是对于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如果出现弓形虫感染,治疗不及时或者用药不当,就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些人群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尽早排查弓形虫感染的病因,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为该病者,首先应做好隔离工作,因为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患者最好能单独使用餐具等用品,并认真清洗双手,以防止传染给家人;其次,患者还应积极接受治疗,一般口服药物即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具体应用方法及剂量应遵医嘱,切忌自行盲目用药,以防止产生耐药性或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抵抗力,以便能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特别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未熟透的动物类食物,例如未熟透的牛排、羊排、猪排等等,以防感染寄生虫。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也能避免许多肠道寄生虫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