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骝用什么颜色背景?
谢邀 说到这个题目我可就不困了啊! 我从2005年就开始接触黑白摄影,到2010年开始拍摄黑白的户外人像(就是背着三脚架、灯,去野外拍)。所以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为我而设的啊~ 先上图,说明一下这些照片都是未经调色或稍作后期处理的原图。
在讨论用色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色彩基调”,这里我引用一段百度词典对于“色调”的定义: “色彩基调是指画面中的色彩总体倾向,它由色彩的形象特征所决定。色调是形象思维的客观反映,它取决于光的性质和物体的性质。如果按光分,有闪光调、强光调、弱光调等;若按物体分,有金属调、玻璃调、岩石调等等。同一光源下不同的景物会有不同的色调反应,同一时间拍摄的同一景物,由于阴影的原因,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色调。人们总是根据对色彩的视觉感受来识别不同的事物,了解色彩基调的变化规律,对正确理解和表现色彩有重要意义。”
好了,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黑白摄影的用色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黑白摄影不是纯黑的,也不是纯白的——它是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一种色调,我们称之为“灰调”——这就像胶片照相的底片经过冲印之后形成的灰色图像一样,这种略带灰色的影像更接近人眼在黑暗中观察世界的视觉现象。所以有人称灰调为“肉眼色调”。
那既然黑白摄影是以灰调为基础的,我们在拍摄时就应该注意色调偏差的总体倾向。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放几张调子明显不同的照片。 (P.S. 图中照片均未经调色或轻微调色) 从这几张原图大家可以直观看出画面色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灰暗、灰亮及鲜明。那么为了避免类似上面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我们要把相机调得略微偏暗或者略亮一些,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体调子的基调。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为什么要把相机调得略亮呢?难道不会过曝吗? 其实,这里的略有亮色只是指相对于环境光而言的微小差距,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后续修图进行微调,所以不用担心会过于刺眼的亮色。而如果是阴天或晴天午后等较难把握的光线,我们还是尽可能保持相对低调的反差和影调,以免出现过暴或欠曝的情况。
好了,说完“调子”我们再来简单聊聊“气氛”。 所谓“气氛”“氛围”其实就是指画面中光线的强弱及明暗程度,它直接决定了画面的影调和色彩。 在实际拍摄中,光线往往是不停地变化着的。我们除了需要预先设置好相机的“调子”外,还需要在光线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应对,以获得恰到好处的色调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