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短逆什么颜色好看?
题主想养短逆,那么首先要解决颜色的选择问题。关于颜色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颜色基因的问题,即决定毛色的遗传因子是由显性基因(Dominant)还是隐性基因(Recessive)控制的;
第二个方面是颜色的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即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对于相同环境刺激的反应可能有差异,这种反应的差异会导致表型和性状上的分化。 对于豚鼠来说,毛色由两种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分别被称为A和B基因,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细胞的生成,B基因控制色素在细胞内的沉淀。如果两个基因都是显性,那么就会出现黄色毛色;如果一个基因显性一个基因隐性,那么就会出现黑色、褐色等毛色;如果是两个隐性基因,那么就出现白色毛色。而由于A基因编码的酪氨酸酶有颜色特异性,因此又可以根据A基因的不同将白毛色分为好几种:纯合的隐性突变(aa)为白色,杂合的隐性突变(a-)为粉白色或乳白色等等。 除了以上两种基因之外,还有一个影响毛色的基因E。
这个基因不是色彩基因,而是对毛的长度有调控作用,当与颜色基因共同作用的时候,可以改变体表的颜色。例如,当E基因突变成新基因e'时,就会使毛变得更加浓密,从而导致浅色的动物逐渐变成深色动物。 关于第二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只有红眼和黄眼这两个例子能查到。
1933年Lathrop等在研究小鼠的眼睛颜色时发现,虽然大多数小鼠眼睛为棕色(含两个C基因)但有一些却为红色(只有一个C基因)。她发现这些红色的个体在头2天进食量明显减少,而在第4天和第6天的食物摄入量相比其他小鼠却又明显增加,说明这种红色并不影响视觉,而是对于环境温度的感知产生的差别造成的。
1950年Mauzee等发现在小鼠中还有一个决定眼睛颜色的基因F,并且这个基因对于不同的眼睛颜色是有显著作用的。 同样在眼睛颜色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有X染色体。Krumlind等发现在X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能够决定蓝眼睛,但是该基因并非色素的载体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