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的胡子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灵敏雷达
其实,胡子也是毛发的一种,不过因为比全身的毛发坚硬,且长长地伸出嘴部,显得非常突出,所以叫胡子。 学习过生物知识的同学知道,脊椎动物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种感觉器官叫感受器,它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和皮肤感受器。而胡子是全身毛发中敏感的毛发,与神经末梢相连,因此,胡子实际上是皮肤感觉器的组成部分,具有测距离、判方位的信息接收和传递功能,是靠毛发的震动来感知信号的。因此,胡子成了犬类特殊的“感受器”,是动物界非常独特的“生物雷达”。
探路器
晚上,小狗到陌生的环境里行走时,就是靠胡子来探路的。在黑暗中那些长而硬的毛发就像雷达天线一样不停地扫来扫去,当碰到障碍物时便会起到保护面部的作用。所以,即使在漆黑的地方,甚至照明度非常低(低于0.04-0.1勒克斯)时,胡须也能清楚地识别周围环境。其实,有胡子的其他动物,也是靠胡子来夜间探路的,比如在洞中生活的鼹鼠,就高度依赖于胡须系统来寻找食物和探测障碍物。其他如猫、老鼠、海獭等,夜间活动时,也是靠胡子来探路的。
捕捉食物
胡须的分布是有规律的,犬类面部的胡须主要分布在上唇的上方。这些胡须的长度要长于嘴长,所以在头部行动时起到了监测和识别猎物的作用,同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发出信号,给整个动作行为以指挥,所以,有经验的猎人养的狗,胡须都长得非常长。在动物王国中,胡须在获取食物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老鼠在黑暗的洞穴里寻找干草时,胡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