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狂犬疫苗预防针吗?
昨天,武汉一名大学生在宿舍注射狂犬疫苗后死亡。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10月26日下午,武汉某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小冯(化名)在宿舍里注射完第一针狂犬疫苗后,身体出现不适,随后昏迷。经过医院全力救治,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身亡。 据小冯同学的母亲称,儿子今年刚满19岁,身高1米84,体重75公斤。10月23日,还在宿舍咬伤了自己的下嘴唇和下巴。当天,母亲从外地赶回武汉,带儿子在医院就诊并接种第一针狂犬疫苗。
10月26日下午,小冯在学校宿舍注射第二针狂犬疫苗后,出现了发烧症状,体温达到38.5℃,随后被送至学校附近医院就诊。10月27日凌晨1点,小冯被转至另一家医院继续救治。 小冯的母亲说,儿子被诊断为“狂犬病”后,医院为他们进行了对症治疗,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医生告诉我,疫苗已经在路上了,让我放心。可我怎么也不敢放心啊!” 小冯的母亲多次询问医生,为什么第一针疫苗打了之后,儿子的身体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应?到底是疫苗的问题还是疫苗运输的过程出现问题?她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至今,小冯的家长未得到有关方面就此事给出的明确说法。 目前,狂犬疫苗的制造工艺已非常先进,引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小。但人注射疫苗后,免疫反应发生的程度因人而异。极少数情况下,会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报道。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原因尚不明确。 专家表示,虽然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千分之一,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即使以前曾注射过疫苗,也应该以预防为主。 专家建议,如果遇到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者抓伤的情况,首先要清理伤口,避免发炎;其次要及时接种,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越早接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