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怎么把弓形虫传染给人?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Toxoplasma)又称为弓形菌,是一类细胞内寄生虫,属于寄生虫中的原核微生物。 虽然名字里有个“虫”字,但它不是昆虫,也不是蠕虫,而是寄生于细胞的原生动物。 它有一根长长的尾巴,呈螺旋状或钩状,因此又被俗称为“弓形虫”。 这些形状独特的寄生虫,喜欢各种肉,是食肉动物的天敌。它们的生命历程中需要经过卵、幼虫、孢子等几个阶段才能完成繁殖,而每个阶段的宿主都不一样。 弓形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如果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降低,一些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就会活跃起来,导致疾病发生。
目前发现的可能的传播途径有: 吃未煮熟的肉制品,特别是猪肉; 接触被弓形虫感染的动物及其排泄物或者分泌物,比如家里养的猫; 生吃或半熟食用蔬菜、水果可能感染; 不干净的盆浴、游泳也可能被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媒介中都可能含有弓形虫,但并非所有含有弓形虫的地方都会感染人类。因为弓形虫必须进入消化道才能完成繁殖,而人体消化道有很多保护性菌群,它们可以抑制肠道里面坏菌的生长,防止中毒。 但是对于消化功能弱或是新生儿来说,消化道内的有益菌数量不足,无法及时分解和消灭入侵的弓形虫,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只有猫及猫亚科动物体内裂殖生殖的雌虫寄生于肠道上皮细胞内,才能进行细胞内分裂,经细胞膜破出后,经肠腔排出体外,即猫沙中。
怀孕期的雌猫裂殖生殖排出的孢子,可经淋巴及血液播散到其他部位形成包囊后排出乳汁,可导致吮乳的幼猫感染。而所有的哺乳动物和人都可成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当猫同其他种类的动物相比对弓形虫有两点与众不同之处:一是任何年龄和性别的猫,在感染弓形虫后,其粪便中均可排出弓形虫卵囊,而其他动物最多只有10-20%的感染个体肠粘膜内形成包囊,而且只排1次卵囊,且持续一周左右。二是猫沙中的卵囊可在潮湿的环境中经2-4天发育成孢子,完成发育的卵囊可在干燥环境中活1年到几年。
如果未孕女子清理有孢子的猫沙时,而不戴口罩和手套及事后清洗双手,则很容易吸入或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液后,弓形虫进入组织细胞进行增殖,可引起组织的炎性病变,并经血液播散全身多处组织,但当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后使感染细胞内的虫体变为包囊,不再繁殖,因此除少数免疫力低下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也并不影响怀孕。
但在怀孕期后再感染就可能危害胎儿,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不吃未煮熟或生的肉,及不生饮牛奶;2、请别人清理猫沙。如一定要亲自动手,应戴手套和口罩,清理猫沙后,清洗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