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通过狗的唾液传染吗?
从病毒的传播途径来说,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然后经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因为病毒的受体在身体的所有细胞上都有表达)。 但是! 狂犬病的传染路径是“伤口→动物→人”,也就是说,要先有一个伤口,然后再有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所以,正确的预防方式应该是避免被动物咬伤,而不是注射疫苗后还要反复注射血清抗体。
对于已经形成的伤口,应该立即处理,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碘酒消毒患处;如果伤口比较深,则应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以防止破伤风。 如果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感染狂犬病的潜在风险为30%~50%;若正确实施了预防,该风险可降至1%以下。 目前,对于犬瘟热、犬腺病毒、蛔目等所导致的传染病,可以注射疫苗进行预防。但疫苗引起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往往比较严重,需要引起注意。
——《宠物医师指南》
狗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病毒,一旦把带有病毒的唾液通过抓、舔、咬等方式,进入到人体的破损皮肤或黏膜里,就有可能会引发狂犬病。狂犬病的病毒在25度到30度最适合生长,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皆不易生长,而在常温环境下,狂犬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下1小时至4小时即失去传染力,而在污水中则可存活3天到4天。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传染源,即加强狗猫等宠物的管理和免疫,另一方面是做好暴露后的预防处理。狂犬病的病毒在常温环境存活时间很短,如果狗携带的具有活性的狂犬病毒还没有来得及注射到人体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在注射过程中由于狂犬病病毒在体外接触空气后即会失活,所以也就失去了传染性。因此狂犬病的防护并不难,一旦被携带病毒狗感染了,那么狂犬病的发病率接近于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