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要每月体内外驱虫吗?
我们要先弄清楚体内、体外驱虫分别驱什么虫 体内驱虫主要解决寄生虫问题,像蛔目、绦目、线虫目的寄生虫都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解决。
这些寄生虫可能在你体内四处游走,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里去,让狗狗出现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的症状。 尤其是绦目的寄生虫,如果它钻到消化道里,可能会在消化道里面脱壳繁殖,然后产生大量的虫体,导致狗狗出现胃肠道堵塞的情况。
而体外驱虫主要对付的是体表寄生虫,像耳螨、疥藓等,这些寄生寄生虫通过舔食或者爬行把虫体带到外界,使得宠物容易被传染。 而体内驱虫药和体外驱虫药在使用频率上,根据宠物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3个月一次或6个月一次。具体可以根据家里宠物日常接触环境来决定,像一些经常在外活动的犬应该增加体内驱虫次数(半年一次);而室内犬一般情况下3个月一次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体内驱虫还是体外驱虫,都需要根据驱虫药物的副作用来选择用药时间!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同时使用内驱药和外驱药,因为这样会大大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影响药效发挥,甚至可能造成中毒反应。 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要注意间隔一段时间,比如先使用体内驱虫药,间隔2周再使用外驱药。
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分开使用。 因为不同的驱虫药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而且虫子也有不同的发育过程,不同的驱虫药针对的虫子类型也不一样。 例如,阿苯达唑是广谱抗生素类驱虫药,对线虫类寄生虫有很好的杀灭功效,但对蛔目寄生虫效果就不佳了。
而吡喹酮则对蛔目寄生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效果就不好。 所以,如果是要治疗比较顽固的寄生虫感染,最好能够带爱宠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诊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